2013年12月20日,2013中国当代建筑艺论坛暨《2011~2012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和《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编辑部主办,
RCC瑞达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协办。
本次论坛由《年鉴》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研所副所长、著名建筑评论家王明贤主持,论坛共有来自各个设计机构和教育机构的业界权威专家和著名建筑师80余位嘉宾出席。专家们就“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城市中的自然与诗意”、“博物馆建筑设计”等论题发表精彩演讲,展开讨论。本届论坛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一次盛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作为中国建筑艺术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拥有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一批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促成建筑界、文化界、艺术界多学科的交流,为中国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第一部分是《年鉴》新书发布,《2011~2012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收录了2011~2012年度中国在建筑艺术、建筑文化表现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以及当年建筑艺术、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关于中国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发展的年鉴,又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趋势的记录。主要栏目有:优秀建筑艺术作品、年鉴特载、建筑艺术研究、建筑焦点、海外掠影、建筑艺术论文摘要、2011~2012年建筑书目、2011~2012年中国建筑艺术大事记等,为人们了解年度建筑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它既收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论文和建筑作品,又精选发表了建筑及艺术界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设计作品,使其兼具学术性、权威性和前沿性。与会专家和建筑师们对年鉴的编纂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年鉴》在是一份高质量的年鉴,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权威性年度总结。
2013中国当代建筑艺论坛的探讨主题有:“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城市中的自然与诗意”、“博物馆建筑设计”等,很多嘉宾做了精彩的发言和分享,大家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疑惑,对建筑界出现的一些本土化设计提出自己深刻见解。中国建筑艺术历史久远,光辉灿烂。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通过对当前中国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视角对中国建筑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中国建筑艺术的反思和发展,努力于将建筑艺术的深层理念推广到民众中去,唤起大众对建筑艺术的深度认知和了解,促进建筑艺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使中国当代建筑真正成为我们诗意栖居的家园,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我们的贡献。
RCC长期致力于为建筑界人士搭建专业高端的交流平台,本次论坛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入合作,全程参与活动现场协调与支持。主办方和嘉宾们给予RCC极大肯定,并对公司旗下媒体建筑畅言网的专业与活力赞赏有加,对每年一届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在座谈中更是多次提及,认为这个评选对整个中国建筑界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家希望RCC今后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为建筑业和建筑师群体的共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
嘉宾签到
|
|
大会背景板
|
|
会前交流
|
|
会前交流
|
|
论坛现场
|
|
论坛现场
|
|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建筑评论家王明贤主持论坛
|
|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致辞
|
|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研所所长刘托发言
|
|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朱嘉广发言
|
|
中房集团资深总建筑师布正伟发言
|
|
著名建筑师朱锫发言
|
|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彤发言
|
|
超城建筑主持建筑师车飞发言
|
|
2509设计建筑师王晖发言
|
|
白林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白林发言
|
|
北京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主持人彭乐乐发言
|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主任建筑师田园发言
|
|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发言
|
|
台北淡江大学建筑系教授、欣境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宋宏焘发言
|
|
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教授张路峰发言
|
|
北京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昌鸣发言
|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发言
|
|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秦璞发言
|
|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陈铭忠发言
|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发言
|
|
会后交流
|
|
RCC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